时间: 2025-03-28 06:16:09 | 作者: 澳客电脑app官网下载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生猪养殖业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现代化养殖模式的推动,猪舍轨道机器人作为新兴科技也逐渐走入大众视野,成为推动养殖业降本增效的重要工具。为进一步促进生猪产业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中国种猪信息网联合《猪业科学》超级编辑部向中国农业机械学会申请立项,并正式开启农机装备团体标准项目《猪舍轨道机器人技术规范》的编制工作,现广泛征集参编单位。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猪肉生产与消费国,生猪出栏量超过7亿头,供应量占全球约50%。这一庞大的数字不仅体现了养殖业在国家经济中的重要性,更成为推动农业经济升级的一大助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养殖场规模化和集约化成为必然趋势,现代化规模猪场的比例持续上升。
随着养殖需求及规模的扩大,养殖业面临着劳动力短缺的挑战。传统的人工作业方式效率低下,并且容易对猪只造成应激反应,增加了人猪交叉感染的风险。在当前非洲猪瘟疫情尚未彻底根除的情况下,这一点尤为重要。
科技的进步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思路。物联网、深度学习及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使得猪舍轨道机器人成为了新的解决方案。这种机器人不但可以24小时实时监控猪只的体温、健康情况和行为,还能够有很大成效避免人与猪的直接接触,降低疾病传播风险。
猪舍轨道机器人具有多项巨大优势。它们能够精准记录现场情况,快速识别每一头猪的身份信息,从而高效统计猪的数量和估算体重。此外,机器人可以有效的进行自动投喂,提升投喂的精准度,并且还可以远程监控猪舍的运作时的状态和环境参数,为养殖场管理提供数据支撑。实现这一系列功能,必将为养殖业带来极大的便利,提升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目前,国内外已有不少科研机构和企业针对猪舍轨道机器人进行了相关研究,但适应国内大规模养殖环境的巡检研究还有待加强。由于我国养殖场数量繁多、分布广泛,各地的天气特征情况和基础设施差异很大,猪场管理上的水准也参差不齐,因此对猪舍轨道机器人的需求和要求略有不同。在这一背景下,相关生产厂商纷纷应运而生,开发出多种型号和功能的猪舍轨道机器人。
然而,随市场的快速扩展,资源和技术的浪费问题日渐凸显。因此,制定适用不同層次的技术规范显得十分必要,这不仅有助于确定保证产品质量,还有助于整体行业的健康发展。
此次标准项目的启动,给各相关单位提供了一个参与的机会。如您有兴趣参与编制,欢迎与以下联系人联系:甄梦莹()、刘小苗()、高志勇()和黄海涛()。我们期待各方热情参加,一同推动生猪行业的科学技术创新与行业标准化发展。请注意,参与申报的截止日期为2025年1月30日。
未来,随着猪舍轨道机器人技术规范的逐步完善,我们始终相信,智慧养猪技术将为我国农机装备标杆建设及生猪养殖行业的升级注入新的动力。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